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 >> 信息详情

申城大学有了更多空间自由交流激荡思想!图书馆从无声走向“有声”,庭院书店处处可驻足、交流......

 来源:文汇报 日期:2022/1/10 19:31:53 点击:231 属于:行业新闻

▲图为升级改造后的上外图书馆

大学里人气最高的地方是哪儿?在不少沪上高校,学生们给出的答案是——图书馆!

在上海外国语大学,每天入馆的人次最高可达到万人。除了自习,更多师生在这里研讨、谈心——容得下“声音”,这是图书馆受欢迎的重要原因。

在传统的印象中,图书馆是一个安静的地方,需要“消音”。但在上外这样一所以外语教学见长的高校,“发声”才是学生的刚需。一来,学生们渴望能在学校里找到一个能用所学外语对话、交流的“语言角”;二来,如今的小组作业、各类课题研究,都需要组团才能完成,大家需要聚在一起开展头脑风暴的场所。

“时代在变化,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更新。”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蔡迎春说,除了借阅,更多学生期待能够在图书馆高效、舒适地完成各类学习任务。因此,大学的图书馆,必须紧跟学生需求、应时而变。

不止是图书馆,走进如今的高校,无论是宿舍、食堂,还是教学楼,传统的公共空间都在加快微更新的步伐,也催生出不少校园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
“高校需要更多具有延绵感的多功能公共空间。如今,大量的校园书店、咖啡店的兴起,正是对师生需求的呼应。”按照一些建筑设计专家的观察,大学校园里的“网红空间”看似各不相同,但微更新的手势都呈现同一旨归:把更多更优质的空间让给学生,让师生们在兼容并包的环境中自由生长,在交流中激发创新。

学生的“刚需”

图书馆既可以很安静,也可以很热闹

走进上外松江校区图书馆,原木色的家具、暖色的灯光,吧台式的桌椅、宽敞的沙发一一映入眼帘。经过最新的二期改造后,虽然图书馆物理空间没有扩容,但不少学生却直觉“空间更大了,座位也没有从前那般拥挤了”,还有学生发现,虽然书架上的书变少了,但馆藏资源却更丰富了……

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看来,图书馆就是学校的“家底”,尤其是图书馆的空间和资源,是衡量一所高校发展状态的缩影。“大学的最优质资源务必要向图书馆倾斜,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需求。”

对00后学生而言,对图书馆的最大需求到底是什么?在调研中,上外图书馆发现,借阅已不再是学子们到馆的主要目的。蔡迎春介绍,目前图书馆内首先被“秒光”的总是私密性较好的研讨室和半封闭的卡座、隔间,其次是靠窗的位置和可供交流的吧台座位。

▲上外图书馆,吸引眼球的椭圆蛋壳椅自成私密空间

“读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、差异化。大学的图书馆,仍需满足一部分学生安静自习的需求,但同时,也需要满足另一部分学生协作讨论、交流互动以及其它的个性化需求。”也正因此,上外图书馆在二期改造中遵循“动静结合”的理念,对空间布局进行重塑,以期让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找到适合的学习空。

除了研讨和自习,查找数字资源正成为学生在馆的“刚需”。因此,上外图书馆在改造中,重点突出图书馆的数字化升级。据悉,该校还首创了“数字人文实验室”,营造集空间、资源与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型学习环境,支持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。

▲数字人文实验室

“大学图书馆既可以很安静,也可以很热闹。我们期待,学生可以在图书馆里发出更热烈的学术声音,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。”蔡迎春说。

空间的溢出效应

一些微小改变,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

不仅高校的图书馆正在从无声走向有声和多元,更多学者呼唤,大学校园应当有更多“声音”。

何为大学?大学何为?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中,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在就职演讲中说道“大学者,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”。百年前,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先进青年在校园中互相争辩、为真理而讨论的场景至今令无数青年动容。

而今,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在内的一批名师大家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,如今的大学校园不够“热闹”,校园内还缺少讨论的热潮,由此会影响创新的活力。

“通过交流激荡思想,这对大学来说太重要了!”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教师尹舜认为,好的想法和创意往往诞生在一场放松的讨论之中。一杯咖啡、一排椅子、一场散步都是迸发灵感的源泉。但问题在于,在不少高校,老校区的建筑密度较高,缺少可供师生活动的公共空间。他举例道,从前每逢有学生想找他谈心、聊聊,除了办公室,再也找不出合适的地点。“一个面向未来的大学校园,必然拥有开放、共享、复合的校园环境。表现在校园建筑上,同样如此。”

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青春河畔,紧邻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“晨园”楼,就新改造了一栋漂亮的白色小楼——陇上书店。它被师生们亲切称为校园“左岸”。它的设计师,正是尹舜。

在尹舜看来,校园书店不仅是卖书的地方,更延续了高校的文脉和人文气息。为了让书店成为连接校园的通透“窗口”,这里设置了很多半透明的界面,以增加空间的延绵感。比如,旋转楼梯改为“华理蓝”的钢楼梯,透光的转角楼梯处恰似一座灯塔,寓意这间书店可温暖整座校园,促进科学与艺术的互融。如今,陇上书店已成为具有书店、咖啡、文创、沙龙等复合功能的校园重要公共空间。

“空间会产生溢出效应。一些看似微小的改变,可以给校园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。”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营造实验中心主任刘悦来告诉记者,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楼,原先的走廊比较宽,师生们平时从这里路过,很少有人驻足。后来有一天,走廊里添上了几张小圆桌,由此,通行功能便叠加了交流聚合功能,如今,这里成了许多老师学生会停留、交谈的地方。

不少大学的食堂改造,同样也上演着类似的“叠加戏法”。食堂不仅仅是“干饭”的地方,如今,越来越多师生开始利用用餐时间交流讨论。在上外虹口校区,食堂内新增了两处阅读区,装有充电装置30个,摆放着多个书架供学生自习、交流,学习吃饭两不误。

流动的空间

培养具有交叉视野的人才,从“打破围墙”开始

从图书馆到书店,从食堂到宿舍,观察大学校园里的空间变化,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增强连接性。

尹舜有一则观察:不少高校老校区学院建筑彼此独立,院与院之间缺乏交流。“这一点尤其需要改变,培养具有交叉视野的人才,校园建筑也要体现融合的氛围,不能相互‘孤立’!”他的这一番话,也道出很多高校师生的心声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高校空间需要进一步“打破围墙”。

2021年秋季学期,同济大学的宿舍楼前多了一块新天地——“暖居”。这片芳草庭院,串起不同宿舍楼、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子,供师生休憩、学习、清谈,深受师生欢迎。在刘悦来看来,空间上的连接,不仅能够引发行为和思想上新的碰撞,还能激发不同专业学生互相交流、融合,真正达到“学科交叉”的目的。

另一个有关空间连接的范例,便是位于上大路的上海大学的教学楼群。这里被一些学者喻为“高校建筑的空中花园”,因其连廊的设计,使得师生在任何一座教学楼上完全可以做到“不下楼到彼楼”。而这也正是上海大学老校长钱伟长治学思想的体现。钱伟长曾亲笔画下教学楼群的概念草图,并嘱咐:不要让各个学院的同学们感到自己只在自己的学院——要让他们随时可以“串门”。

这便是“流动的空间”所承载的魅力。此前,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没有围墙的北馆教学楼就曾广受好评。这座教学楼里没有一面隔墙,用家具做分割,每个空间有相对独立的围合感。学生站起来就能看到隔壁,坐下来就是相对私密的空间,虽然彼此分属于不同年级,但却能实现零阻隔交流,每张桌子都能看到窗外的风景。

“这也在启发我们,校园究竟需要怎样的开放空间。”结合多年从事社区微更新和空间改造的经验,刘悦来发现,最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公共空间是亭子。“这样的半开放空间不仅可以方便人们聚集,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,因其开阔的视野天然地带有连接性,把周边的环境、人、物连接在一起,可以有效激发创意和活力。”而这些经验,或许也将为未来的大学校园微更新带来更多启迪。

作者:吴金娇

编辑:储舒婷

责任编辑:樊丽萍

图片:受访方供图

回到顶部